主页 > 眼科 > 眼底病 > 热点关注 >

我的眼睛“出血”了?

作者:首大日期:2018-09-20

 
 
 

出门诊时常常会遇到很多老年患者紧张的来咨询:“医生,我的眼睛出血了,严不严重,会不会失明啊?”我们都知道,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,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·凯勒的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中以一个盲聋人的视角阐述了在失明后的失落与无助。人类大脑中约80%的知识与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,读书写字、欣赏美景、人际交往等等都离不开眼睛,它是我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来源,因此大多数人在面对眼睛出现的问题时会分外紧张焦虑。虽然我们对身体的任何不适都需要及时发现并于医院就诊,但是对于一些常见的、轻症的眼科疾病,能够简单的识别会为我们生活增添一份从容。

 
 
 

 

根据多年的出诊经历,可以总结出患者常认为的眼睛“出血”其实主要包括以下三类:结膜下出血、结膜炎、眼底出血。这三种疾病分数不同病因、不同症状,同样也有不同的预后。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认识一下它们。

 

一、结膜下出血

无缘无故出现的不痛不痒的在“眼白”部分的一大片红,压之不褪色,视力无任何影响,看着特别吓人,许多人以为得了“红眼病”,甚至直接认为自己“眼底出血”。其实不然,这种球结膜下的形状不一、大小不等的片状出血就是结膜下出血,中医称之为白睛溢血,这其实就是结膜小血管的破裂,血液堆积在疏松的球结膜下导致的。在未出现外伤、结膜炎症等情况下的自发性的球结膜下出血多见于老年人,或在揉眼睛、呕吐、大便干燥、搬重物后,一般可自愈,初起时可冷敷,一周基本能够消退并且不留痕迹。但如果是外伤后、血液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或者短时间内频繁发生结膜下出血的患者则最好去医院详查,以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耽误病情。

 

二、结膜炎

同样是“眼红”,结膜炎的“眼红”并非血管破裂出血,而是“充血”,压之褪色。根据不同原因我们将结膜炎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,综合来说就是各种外界或机体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炎症反应。症状表现除了“眼红”之外多种多样,比如分泌物多、异物感、痒、流泪、畏光、眼睑沉重、淋巴结肿大等等。结膜炎发现后需及时就诊,根据医嘱用药,切不可随意买眼药水、自行包扎遮盖患眼。

 

三、眼底出血

眼底出血是这三种问题中较严重的,它是眼底视网膜上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,病因多样。眼部病变包括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、视网膜血管炎、视网膜脉络膜炎病变、视网膜血管瘤、视网神经血管炎,以及老年性黄斑变性、高度近视眼底病变,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等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;全身病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肾病、血液病、免疫性疾病等疾病。以上疾病均会出现眼底出血。在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或丧失、眼前固定黑影、骤然出现视物红色并逐渐加深等症状出现时需警惕,且立即就医。

专家介绍 

王宇

简介:

199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。北京同仁医院丰台京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、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。自1991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精通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(包括儿童常见眼病),治疗了许多眼科的疑难杂症,尤其在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。熟练掌握眼底荧光造影及读片,擅长糖尿病眼底病变及视网膜血管的激光治疗,抗VEGF球内注药治疗,采用抗VEGF治疗各类黄斑病变(CNV  水肿)。掌握眼科各项常规检查的分析及临床诊断,例OCT, UBM ,VF,ICG等。200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师从于张承芬教授和董方田教授,对眼底病有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,能熟练处理玻切术后各种并发症。2005年来到同仁京苑医院工作,在出专家门诊的同时,配合同仁医院各专业组专家参与手术,管理术前术后病人,对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!

擅长:

白内障,角膜,眼底病,小儿眼疾斜视,青光眼。